無論大至國家、城市、一個行業,還是小至學校、企業、家庭、個人,我們都會見到以時間為順序記錄下來的重大事件。
那么,我們如果以美國精釀啤酒行業作為討論的對象...
那么,它的“簡歷”看起來就會是這個樣子:
美國精釀啤酒行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1972年
卡斯卡特啤酒花出現
卡斯卡特(Cascade)啤酒花于1972年正式從政府的育種計劃中釋放,投入到市場中。從此,這種能帶來愉悅的柑橘和花香的啤酒花,成為精釀啤酒中最受歡迎的啤酒花品種之一。而它的出現,也為IPA時代的到來做了鋪墊。
1972年
鐵錨復興美式波特
鐵錨(Anchor)曾是精釀啤酒釀造領域的佼佼者。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在中間有過一段沉寂的時期。1972年,鐵錨將波特重新帶到了觀眾的視野里,也讓鐵錨波特(Anchor Porter)這款酒成為美國禁酒令之后第一款美式波特。
1978年
吉米·卡特聯邦政府將自制合法化
禁酒令自然是禁止自釀的。然而,即便在禁酒令結束后,啤酒自釀依然受到聯邦法律的禁止。卡特總統在任期間,解除了對家釀的限制。家釀的復興,為后來商釀儲備了大量的釀造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阿拉巴馬和密西西比兩個州對家釀的禁令直到2013年才被撤銷。
1980年
內華達山脈淡色艾爾出現
美式酒花在啤酒花市場上早已自成一派,是一種公認的風格。然而早在1980年,它卻并不被人所承認。內華達山脈淡色艾爾作為該酒廠的旗艦款,采用了大量的卡斯卡特酒花。1972年卡斯卡特啤酒花的出現意味著酒花型啤酒興起的開始,而這款內華達山脈的淡色艾爾則真正預示著酒花型啤酒的蓬勃發展。時隔近40年,這款酒依然是內華達山脈最暢銷的酒款。
1991年
老胖車照亮科羅拉多精釀之路
新比利時酒廠(New Belgium Brewing)是科羅拉多州精釀啤酒的王牌酒廠。該州能在當今精釀啤酒上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老胖車(Fat Tire)這款酒。而作為一款琥珀艾爾,也成功地讓人們注意到了除了酒花型啤酒以外,精釀啤酒更多的可能性。
1995年
波士頓啤酒公司上市
波士頓啤酒公司(Boston Beer Company)因其波士頓拉格非常受歡迎,而將波士頓啤酒公司直接推向了股市。
1995年,在其旗下的Sam Adams品牌,借其包裝首次公開募股:人們可以以15美金買到波士頓啤酒公司33股。而首次公開募股便為波士頓啤酒公司籌集到了6000萬美元,成功進軍股市。作為全美最成功的啤酒公司之一,當初15美金的投入,如今已經變成160美金了。
1995年
鵝島BCBS,第一批過桶陳年啤酒出現
BCBS的出現直接在全美掀起了一波啤酒過桶陳年的熱潮。而即便到了如今,它依然是經典。一開始這款酒參加GABF的時候被歸置到了帝國世濤的類別下,但因為裁判們認為這款酒的烈度已經超過標準,所以被取消資格。
誰能料想到,如今幾乎每一個大型精釀酒廠,都推出了自己的桶裝陳釀計劃呢。
2002年
奧斯卡藍調推出罐裝啤酒
在精釀啤酒的發展早期,棕色玻璃瓶才是標配。如果一款精釀啤酒被裝進了罐子里,那么這絕對是掉價的行為(因為很多消費者以瓶裝和罐裝來區分工業啤酒和精釀啤酒)。但奧斯卡藍調當年反其道而行,推出了罐裝版本。事實證明,罐裝的確要比瓶裝更合適,看看當今罐裝精釀啤酒占了多少比重,我們便知道了。
2011年
安海斯 - 布希以3880萬美元收購鵝島
不可否認,鵝島是曾經美國最杰出的獨立精釀啤酒品牌之一。之后,安海斯 - 布希(Anheuser-Busch)以3880萬美元收購了這個品牌。這次事件,人們也開始意識到手工精釀啤酒需要面對的來自工業型釀造公司帶來的巨大挑戰。
2011年
風頭正勁罐裝出世
其實風頭正勁(Heady Topper)這款酒,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因為大受歡迎,導致很多人都從酒吧里購得啤酒后,轉而在自家罐裝,放在網上售賣。由于煉金術師酒廠(Alchemist)并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于是在2011年開始推出罐裝啤酒。
這款酒作為渾濁IPA的起點,從推出罐裝開始,就真正讓渾濁IPA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即便到了現在,雖然已經成為了一款常規推出的啤酒,但依然供不應求。
2015年
CONSTELLATION以10億美金收購岬角
岬角(Ballast Point)于1996年在圣地亞哥開業。以海洋為靈感而釀造啤酒。例如Sculpin IPA 和 Big Eye IPA,都是啤酒愛好者所曾喜歡的精釀啤酒。2015年,Constellation以10億美金高價收購了岬角,創造了精釀啤酒有史以來最高的收購價格。且不說收購后對精釀行業的影響,但至少,這個事件像大眾表明了,一家高品質的精釀酒廠的價值可以達到的高度。
2016年
AB InBev與SABMiller的世紀大并購
AB InBev收購之路走得相當順暢,短短幾年就不斷實現了其在啤酒各個細分市場的擴張。自從和SABMiller合并后,這家公司也簽署了一項協議:即未經司法部的批準,將不再被允許收購其它的酒廠。以大酒廠收購精釀酒廠的角度上來說,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或許是個好消息。然而對于那些一心想被收購的釀酒商來說,就有點令他們沮喪了。
2018年
AB Inbev收購RateBeer
雖說收購酒廠的阻力加大了,但并不代表不能從啤酒平臺上下手。
作為老牌的專注于啤酒的平臺RateBeer而言,它被收購令眾多精釀愛好者惋惜不已。這場收購也表明了AB InBev想要將野心滲透到消費者和啤酒愛好者群體里。將來會怎樣,其實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
如果我們將其列出一個精釀啤酒發展的主線,其實我們能夠看到,最開始卡斯卡特的出現,到后面內華達山脈推出的淡色艾爾和煉金術師推出的風頭正勁,其實是一脈相承的,繼而也形成了如今啤酒世界的酒花型啤酒熱。
而早期像內華達山脈這樣以一款酒的成功而引領了一個風潮的品牌并不少:波士頓啤酒公司、新比利時、鵝島等等皆是。這些敢于創新的品牌,接踵而至地推出高質量的啤酒來教育市場,于是才有了后來精釀啤酒的爆發,才有了后來工業型啤酒釀造商以新的玩家身份,進入了精釀啤酒世界。
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份“簡歷”中,其實還有一些重要事件并沒有被詳細提及。例如阿拉嘉什引進冷卻盤,從此酸啤酒在美國逐漸盛行,圣弗洛伊德推出了黑暗領主,限量酒開始大行其道。
要說最近的大事件,那非波士頓啤酒公司和角鯊頭并購莫屬了。
未來雖不可預測,但縱觀事記,我們也還是能略知一二的。
用戶點評 共 1 條評論
風頭正勁確實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