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和酒之間,好似沒有那么多交集。但真的是這樣嗎?
|| 酒精與電影
20世紀初,電影慢慢走向大眾視野,在禁酒令期間,電影更是成為了酒精的替代品。早期電影里的酒,多是一個故事悲劇結尾的前兆,因為那時候飲酒,就意味著不幸,直到禁酒令的過去,電影才淡化了酒精的副作用。
不斷打破記錄的票房和穩步攀升的全球酒精消耗量,如今電影和酒精已然成了絕大多數人所享受的娛樂方式,兩者的交集也越來越多。
如果說電影是用聲、色、光、影來鋪展情節,那么酒精則是用香、味、感來烘托故事。就像一幅畫作在不同的燈光下能表現出不同的質感,電影其實也會通過酒精,將鏡頭下的情緒、氣氛烘托出朦朧與微醺醉意。
- 泰坦尼克
酒精在電影里,早已不是帶簡簡單單酩酊大醉鏡頭下的噴張與興奮感。
||香港的電影與酒精
地理、氣候、環境造就了不同的風土,一杯酒里便也會沾染上一些風土的痕跡;歷史、語言和溝通影響著一片區域的文化,文化便也烙印在電影人和電影的身上。
而說到香港的電影,就不可能不提到王家衛。
- 花樣年華
到底是香港電影影響了王家衛,還是王家衛讓香港電影多了一個定格,很難說清,就像他獨樹一幟的風格一樣,時感撲朔迷離。
他的電影不遵守起承轉合的線性結構,反而善用碎片化的影像組合制造出獨有而強烈的斷裂感,又采用獨白的藝術手段來完成敘事結構中碎片與碎片的連接。鏡頭里黑白灰與暖色交織而成的色調、極具故事感和氣氛感的音樂,他的電影渲染著一抹昏暗與漂浮、朦朧與浪漫色彩。
同樣,王家衛的電影里和酒也搭上了關系。
- 春光乍泄
選擇以酒為題材的電影著實不少,但王家衛卻是少見的那種,電影的主題和酒沒有關系,卻能借朦朧、曖昧、昏暗的質感讓人聯想到酒。所以,有人說,看王家衛的電影,就像一個微醺醉意的人,帶著有霧氣的眼睛,游走在夜間看風景。
- 重慶森林
王家衛把香港的市井、香港的音韻、香港的人濃縮在一個個鏡頭之下。
|| 少爺啤酒里的王家衛電影
香港少爺,其實也是以啤酒為媒介,把經典的港式風味呈現給酒客。因而,少爺啤酒曾推出過不少以王家衛電影為靈感的啤酒,再現香港的聲色光影香味感。
啤酒是一種媒介,將一方的風土、人情和文化,以香、味、感的方式傳達給酒客。就像電影一樣。
王家衛的電影值得細嚼,他的情緒和情節,浸潤在香港的人文里,也滲透到少爺的啤酒和故事里。
鏡頭下彌敦道的景色,酒杯里銅鑼灣的風味,其實都是香港,只不過,是用兩種形式展現在你面前而已。
用戶點評 共 4 條評論
英雄于酒!!!煮酒論英雄
好像要圖片啊。。
只寫不賣 心里癢癢的
一代宗師,聽名字就很想嘗試呀